欢迎进入访问本站!

白小乐——2025 文化领航掌舵人暨献礼联合国成立 80 周年

国际新闻 2025-02-12 09:33:4437本站朝闻天下
 

  掌舵人在文化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负责制定战略方向,还直接参与内容创作和市场推广,确保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定位和竞争力。此外,掌舵人的决策和创新思维对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他们通过整合资源、推动跨界合作和国际交流,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全球影响力。

 
 

  白小乐,男,河北省博野县人。1941 年出生,1961 年高中毕业,被保送军校学习雷达,1965 年由高教部派往法国巴黎留学。先后在空军、海军服役,1987 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任院机关党委副书记、院刊主编;欧美同学会总会理事、畄法分会副秘书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誉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艺术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艺术顾问,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受益者,中国国宾礼艺术家,《新中国传世名家名作金书》授予者,中国中央电视台艺术顾问,北京龙潭湖地书协会创建人暨首任会长。

  从艺途径,主要是自幼爱好,曾在小学三年级参加地区写字比赛,名列前茅。后来,在书画前辈指导下,持之以恒的临写名帖名篇。在书写实践中,把前人的书法技艺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不断探索自己的书法艺术风格。

  学过篆、隶、楷、行、草五体书法,以草书见长。其草书特点,吸纳大草线条流畅、小草结字清晰的优点,逐步形成了“笔断意不断、顺势而连”的草书个性写法。扇面书写方面,经过长期磨练,形成了不同于格式化的书写方法。根据扇子大小、形状、书写内容,顺势而为地进行个性化布局,实现草书书写的连贯性与整体的和谐统一。

  应邀参与全国书(画)比赛和公益活动,荣获金、银奖数十次。2007 年“迎北京奥运全国书画大赛”,荣获金奖;2008 年《中国书法年刊》评为“2008 年度书法艺术金奖”,2012 年“全国中老年书画作品邀请展”被评为金奖,并授予“当代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被国内外媒体或政府机关多家收藏作品。2017、2019 年,两次受邀在中央电视台盛世庆典上展示书法;其作品被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多国朋友与友好人士收藏,2014 年春季中国邮政出版社出版《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上的艺术大使——白小乐个人艺术展》。2014 年冬季美国集邮集团出版《美国国家名片——中美杰出华人艺术家白小乐美国邮册限量珍藏版》;2017 年法国出版《杰出华人艺术家白小乐纪念珍藏册》;2024 年法国出版《法国邮票上的中国艺术——中法建交 60周年白小乐书法艺术展》;2024 年,法国达芬奇艺术博物馆、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政厅联合授予白小乐【达芬奇国际艺术终身成就奖】;同年,国际艺术联盟、金桥艺术联盟、艺术与和平——首届国际艺术双年展组委会授予“世界和平艺术贡献奖”;中国文旅部华人艺术评选委员会、联合国艺术中心联合授予《世界华人艺术金奖》。

  国家出版社出版长篇纪实文学《追梦的人——畄法学人回国创业记述》、《情系玫瑰泉——畄学巴黎记实》等专著 4 部;发表的书论有:《书法艺术 国之瑰宝——纪念中国书法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十周年》、《草书妙处口述难详——浅说草书的艺术特征》、《学书在法 其妙在人——浅说书法与做人的关系》、《最好的名片是作品——浅说书法艺术的评判标准》、《一门返璞归真的新兴艺术——中华地书风范漫谈》等。

 
 

  这首词是中秋节前所作。放歌一首,以弘扬艺术界人文正气。特别是苏轼的哪个“文不求举,画不求售;文以达吾心,画以表吾意而已”,勘称文艺界的千古清流。本词主题是赞颂苏轼及其体现的人文精神。

 

  江 城 子 赞婵宝巴黎奥运夺冠

  白小乐

  十年苦乐两茫茫。寒门女,图自强。 高台跳水, 花都美名扬。 纵使相逢不相识,无水花,似流光。艰难走过坎坷路。不嫌累,不怕伤 。打压奈何,任凭海风狂。挥手抹掉千行泪,望高远,更輝煌。

 

  龙潭湖地书大赛掠影

  白小乐

  湖光山色百鸟鸣,

  亭台楼阁万花红。

  都说龙潭湖水浅,

  哪知卧虎又藏龙。

  白发居士书俊秀。

  道长挥笔抒豪情。

  九旬老翁不服气,

  父子同扬竟输赢!

 
 
 
 
 
 
 
 
 
 
 
 
 
 
 
 

  自创诗词书写作品

  书法艺术 国之瑰宝

  白 小 乐

  2009 年 9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第四次会议,中国书法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将文字书写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中国书法尚属首例。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保护书法珍品,弘扬书法艺术,是每个公民特别是书法爱好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我结合自己学习书法的体会,谈几点认识与书友们商榷。

  一 汉字——古老文明的文化结晶

  书法的载体是汉字。追溯中国人写汉字的历史,至少已经有五、六千年了。早在原始社会晚期的仰韶文化时期,从出土的文物鉴定中,就有原始的文字符号出现。后来,出现了仓颉造字之说。仓颉出生在4000 年前的五帝时期,做过文字的搜集、整理和推广使用工作,对汉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不过,说是个人造字,似乎有些被神化了。中国的汉字归根结底,来源于中华民族的社会实践活动。劳动生产、情感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需求,使汉字应时应运而生。这点,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字出现的原因没有多大区别。但是,汉字的造字方法和文字的丰富内涵与其它民族的文字比较,有着自己的许多不同特点和优势。学习和研究汉字的特点与优势,可以使我们更加珍视祖传文明。让古老的中华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首先,汉字是表意文字。从古至今不管汉字怎么演变,它的表意性不变。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俗称“六书”。其名称起源于战国,到了汉朝,六书理论开始成熟,东汉时的班固、郑众、许慎三人,对六书有比较详细的论述。特别是许慎的《说文解字》,对六书有比较详细的分析和举例说明,对于后人正确理解和书写汉字有深远意义。

  其次,汉字有独特的结构。汉字的结构有两种,即独体字与合体字。象形字和指事字都是独体字,笔画结合得很紧,不可分割。会意字和形声字是合体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组成。组成合体字的单位叫偏旁,偏旁在在汉字中的位置叫部位,一般来说偏旁本身就是一个字。合体字的部位有八种,即:头、底、旁、边、心、框、腰、角。汉字的笔顺是按汉字的笔画和特点约定俗成的,有其一般规律,书写时应当注意。

  第三,汉字有表音节。一个汉字读出来就是一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组成。汉字表音,一字一音。有时候是一音多字,就是同声字,但字形、字义完全不同;还有的字是一字多音。这些区分,最好是在实践运用中实现。

  第四,汉字字体具有多样性。汉字字体的演变是一个漫长过程。任何文化现象的出现和发展,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们实际生活的不同需求,汉字也一样。在上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书写体式。如果从商代算起,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从秦朝开始,汉字的使用开始逐步走上规范道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即命李斯将原秦国文字改造后,普及至统一后的全国。后人称为“小篆”,又叫“秦篆”。再后来,又历经几代王朝,汉字进一步演变,形成了现在人们常见的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五种书体。

  二 书法——汉字书写的艺术升华

  汉字书写发展成为书法,是汉字长期书写过程的升华。书法成为一种独特艺术门类,经历了几个朝代的变迁,功能、内容、形式都陆续发生了一些根本性变化。

  中国书法常见的五种书体,是根据不同时代的文明水平和实际需求,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种书体都有自己的独特背景、特征和发展过程。篆书有大篆、小篆两类。大篆主要指商、周时代的甲骨文、钟鼎文和石鼓文。小篆是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的法定文字。

  隶书有古隶、今隶两类。一般认为,古隶出现在秦始皇称帝后不久,在抄写文书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所以古隶又称“秦隶”。东汉章帝以后,形成了具有汉代独立风格的今隶,又称“汉隶”。流传至今的《史晨碑》、《曹全碑》都是汉隶的代表性作品。

  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初期的草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名为章草。一般认为,是写奏章或章程所用字体,所以叫“章草”。章草改变了隶书横平竖直、笔笔间断的写法,成为圆转牵连、粗细交替的字体。今草出现在东汉时期,传说是张芝改造章草而成。东晋王羲之父子传承张芝今草,并有所发展。盛唐以后,张旭、怀素将草书发展成为浪漫豪放、龙蛇飞舞的“狂草”,使草书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更高峰。

  楷书又称“真书”、“正书”。这种书体是汉、魏之间兴起的书体。魏国的锺繇是楷书书法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有《宣示表》、《力命表》。唐代楷书发展到高峰阶段,以颜真卿、柳公权为代表,成为后人学习楷书的典范。顔、柳书风流传一千多年,至今生生不息。主要是他们的书法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骨气、刚毅,含蓄、韧健的优秀品格。

  行书始于汉末,盛于东晋。这种书体兼具楷书的规范和草书的洒脱。东晋王羲之父子最为出色,代表作是“兰亭序”。 后来成为唐太宗最尊崇的书法篇章。“兰亭序” 体现着作者的为人做事品格、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娴熟的书法技艺。这幅名篇的主要艺术特征是:具有楷书的起、收、提、顿,笔画分明特点;兼具草书勾挑、牵丝、点,相互呼应特点;字结构为笔画斜侧与和正结合,结字完整、简繁结合;笔法上,多为露锋入纸,着笔流动自然;同形字避免雷同,多个同形字造型有别,具有求同存异的创造性、多样性等。“兰亭序”的这些笔法和艺术特点,是中国书法宝库的重要财富。因此,成为历代书法家们的必修课。

  三 法度——书法家必修的基本技能

  书法有法,是书法创作者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写字与书法是两码事,它们有紧密地联系,又有很大的区别。书法是写字的再创作和再提高过程。打个不完全恰当的比方,写字如同准备泥石、钢筋、装饰材料,而书法则是高手们再创作的高楼大厦。转变的过程和要素,是能工巧匠们运用高超智慧、方法与技能,再次进行创造性劳动的结果。

  书法创作的主要方法有:

  1、执笔法。要写好字,必须有正确的执笔方法。正确的执笔方法包括身法、执笔法两个方面。

  身法,即写字的身体姿势。一般情况下,有坐姿、立姿、蹲姿三种。坐姿要求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立姿要求两腿分开,左足略向左前方伸出,平踏地上,身子略向前倾,左手按住纸,右手执笔,悬肘书写;蹲姿要求双足蹲立地上,身子略向前倾,左手支撑在地上,右手执笔挥毫。

  执笔法,是指书写时手指握住笔管的姿势。包括指、掌、腕、肘等各个部位的动态姿势。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提出了“指实、掌虚、掌竖、腕平、肘起”五项执笔要领,成为延续至今书写姿势遵循的基本准则。

  2、用笔法。用笔法也叫运笔法。我们书写的工具是柔软的毛笔,实现点画线条的审美价值。书写是从笔毫的抑、扬、顿、挫、轻、重、徐、疾运动中产生的。笔毫的运动受身体的指、腕、肘等部位的支配。运笔要靠身体各个部位的密切配合,运作中枢在腕。腕要灵活并能够巧妙运用。

  王羲之题《笔阵图》中说: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就是说,写每一笔画,运笔必须有三个动作,即起笔、行笔、收笔。后人称之为“三折法”。三折法是运笔的总纲,任何笔画的运作都离不开这个原则。起笔有藏锋、露锋两种方式;行笔有中锋、侧锋方式;收笔是运笔的结束动作,“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是收笔的基本要领。

  3、结体法。结体法也称结字法。指的是构建字的间架结构方法。汉字是由不同形状的点画,按照特定规范组成的复杂字样。我再次拿建造房子说事吧,由于建筑师们对建筑材料的处理和搭配不同,会有不同风格和不同形式的建筑物。写字也一样,结体美成为了书法家们笔下的另一个创作课题。关于书法的结体方法,蔡邕在《九势》中提出了基本原则:

  “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递相掩映,无使势背”。就是说,字的组成变化结构,必须上下承接,左右掩映,顺应笔势,以形成完整的整体。这是实现汉字结体美的基本方法。

  结体关系虽然纷繁复杂,总括起来处理好这样几个方面:其一,奇与正的关系。奇与正是矛盾的统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味追求平正少了神采气韵。一味追求奇变,容易走向狂怪低俗。其二,疏与密的关系。字形小的笔画要延伸开去,变小为大;字形大的笔画要紧缩一些,变大为小;笔画疏的字,点画要肥一些;笔画密的字,点画要瘦一些。这样处理,可以体现结体的和谐统一美。其三,违与和的关系。违,是指变化多样,参差不齐;和,是指整齐和谐,秩序井然。点画排列的基本原则是:

  “违而不犯,和而不同”。

  4、章法。章法即整篇字的布局方法,古人又叫“分行布白”。

  原因是书写者从实落墨,着眼于空白处的安排变化。好的章法布局要处理好这样几个关系:宾主关系。字与字之间要“主宾分明,互有照应”;虚实关系。一篇书法,有黑白两色,白是虚,黑是实。虚实是对立的统一体,对虚实的不同处理方法,体现书法家的不同艺术风格;气脉连贯关系。历史记载,王献之能写“一笔书”。不是真的一笔下来能够成就整篇,而是说,他写字气脉连贯,结体秀美。要做到气脉连贯,掌控笔势与笔意很重要,是气脉连贯的重要基础。

  章法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时常因书体不同而有所区别。纵有行横有列,适合于篆、隶、楷书体;纵有行横无列,适合于小楷和行书;纵无行横无列,适合于草书,尤其是狂草。这种笔随意转的书写,契合于自然之美,能够使章法达到很高境界,非书法高手而不能为之。

  章法能体现出书写者处理笔法、结体、布局问题上的驾驭水平和审美能力。尤其是一幅好的草书作品,千姿百态、个性张扬、美不胜收。

  四 书法艺术——世界文化园林中的奇葩

  中国书法艺术,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命题。一般情况下,书法艺术的特征在于:运用富有弹性而柔软的毛笔,浓淡枯润的墨色,点画线条的变化,结构章法的布置,结合时代环境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创作出姿态万千、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汉字书写作品。

  世界历史进入 20 世纪以后,西方的抽象派开山祖师康定斯基先生在美术方面采用纯粹艺术手段来表达“内心的语言”,由此开创了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先河。现代派艺术的特点是“始于参照标准的消失”,即没有实现选定的描绘对象,没有事先确定的艺术准则,完全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自由倾泻而创作的艺术门类。中国的书法艺术追求的是更高、更纯、更美的观赏价值。中国书法艺术具有严格的法度要求、契合时代精神的内容、贴近自然形态的表现手法、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所有这些要求,是作者在长期修炼中形成的技法,是在不经意的情感表达中自然而然实现的。早在 7世纪的唐代,张旭、怀素的狂草,就具备了这样严格的艺术风格和特质。从时间上算起来,大概早于西方现代派艺术 1700 多年。

  中国书法艺术既具有西方现代派艺术美,更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传统艺术美。一幅好的书法艺术作品,表达的是书写者自己的真实情感、诉求与意境。书法艺术具有中国传统艺术多方面的美学价值,如,气韵美、形象美、力度美、格律美,在书法艺术的创作中都有精彩的体现。

  气韵美,是指书法艺术作品的内在美。气韵美是中国所有艺术作品的核心内容之一。气韵是指作品的神气与韵味,也简称为神韵或气韵。卓有成就的书法艺术家,总是站在时代的前列和历史的高度,用睿智头脑和丰富知识,认真学习、观察、认识各种事物,从而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书法艺术作品。一幅好的书法艺术作品,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艺术修养、人生阅历、学识才华的综合性运用的结果。具体体现在:笔法、章法、线条、色彩、神韵等方面,在相互融会贯通,千变万化中,创作出巧夺天工之作。

  形象美,主要是指书法艺术要贴近自然。汉字的构思起源于自然,如,象形、形声、会意、指事等字的创造,诸多是在自然形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形象美是书法艺术的外在美。在书法史上,人们解说一幅好的作品时,时常借用自然界的物象加以说明,这是很有道理的。东晋女书法家卫铄《笔阵图》中说:“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如高峰坠石的瑾磕然实如崩也;竖,如万岁枯藤;弧钩,如百钩弩发;背抛,如崩浪雷奔。”宋代著名书法家苏轼,还将书法形体比喻为人的形象,他说:“正(楷)如立;行(书)如走;草(书)如跑(飞)”。

  力度美,是气韵、形象美的笔法成因。古人说:“书贵瘦硬方通神,短长肥瘠各有态”,这里说的通神或有态,都要通过笔法力度表现出来。书法艺术是利用毛笔的弹性,体现作者用笔力度的艺术。从点画说,藏锋表示力量的含蓄,露锋表示力量的舒展,横纬竖经表示笔力的骨干,提顿转折表示力度的遒劲与挺拔。从书体说,小篆表现为笔力的弧形张力和姿态,如龙飞凤舞;楷书笔力表现为方圆转折和间架的端庄稳重,如佛门弟子修练;行书和草书的笔力则具有上下连贯、奔腾澎湃的浩荡之气。尤其是狂草书法,如大江一泻千里或飞龙走蛇不尽缠绵,乃蔚为壮观之态也。

  格律美在书法中有精彩体现。一幅好的书法艺术作品,人们时常形容为“无声的音乐”、“凝结的舞蹈”。中国的书法艺术风格种类繁多,异彩纷呈。历代书法家界定书法艺术风格的概念不尽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社会生活需求划分。如,秦代以小篆统一文字,适用范围偏于王室。后来,为了书写方便、快捷,又出现了隶书,适用范围扩展到了下层 ;以时代差异特点划分。如,商代钟鼎文古朴厚重,唐朝时期的楷书、宋朝时期的行书与之相比,就显得灵秀、俊逸多了;以代表人物的书法风格划分。如,人们非常熟悉的“颜(真卿)筋柳(公权)骨”、“张(旭)颠(怀)素狂”等风格,就属于此类。俗话说:“字如其人”,人的性格各异,风格自然不同;以南北地域风格划分。一般认为,南方人书写的字侧重于清秀、幽雅,北方人书写的字侧重于苍劲、厚重。

  综上所述,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练的文明成果,也是世界文化百花园中不可多得的艺术奇葩。人类历史证明,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珍惜、保护、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不仅是发展本民族精神和物质成果的需要,也是对全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的贡献。

Copyright © 2022 新闻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admin@adm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