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国际消博会“双碳”新能源研讨会在青岛圆满举办
9月19日,2025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重要分会场——“双碳”新能源产业创新合作研讨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国内外企业参展。设置“智享生活”“寰球智领”“智联融通”“智慧未来”“智音芯动”“无界智汇”六大展区。首次设立近万平方米国际展区,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59家国际企业参展,国际展商占比超过六分之一。本次研讨会作为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绿色领航,数链未来”为主题,旨在推动新能源产业与绿色能源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会议吸引了来自政府机构、科研院所、新能源汽车企业、能源企业、金融机构等200余位代表参会。
本次研讨会由山东会客厅、国际氢能投融资与发展联盟、联合主办,中招国际会展(北京)有限公司、上海鼎盛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蓝调国际会展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会议聚焦新能源汽车与绿色能源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合作。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次研讨会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展示了最新技术创新成果,分享了成功实践经验,探讨了未来发展趋势,为推动我国“双碳”战略实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演讲嘉宾合影
(本次会议重要专家发表精彩讲话合影)
国际氢能投融资与发展联盟执行秘书长熊丽珺在开幕主持会议,在全球“双碳”目标加速推进、产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节点,举办此次研讨会具有重要意义。她强调,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从单纯的产品竞争转向“产品+能源+生态”的全产业链竞争,需要产学研各方加强合作,共同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生态体系。
国际先进技术与工程院院士、国际氢能投融资与发展联盟书记李建国教授首先做了《海洋氢能氘氘能冷聚变》的主题报告。李院士从全球能源格局变革的高度,深入分析了氘氘冷聚变技术的科学原理、研发进展和产业化前景。他指出,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氘资源,足够人类使用数亿年,发展氘氘冷聚变技术对于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需求、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战略意义。李院士还分享了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和我国在该领域的创新突破。
(国际先进技术与工程院院士、国际氢能投融资与发展联盟书记李建国《海洋氢能氘氘能冷聚变》演讲发表演讲)
青岛海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内市场总经理刘毕成在“源网荷储一体化应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海尔新能源在智慧能源管理、分布式储能、微电网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他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海尔“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工业园区、商业综合体等场景的应用效果,这些项目不仅帮助企业降低了用能成本,还显著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
(青岛海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内市场总经理刘毕成在“源网荷储一体化应用”演讲)
航空技术专家崔新生介绍的“新一代氢燃料混合动能超音速超节能型磁悬浮列车”技术,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他们团队研发的“氢能+航空技术+磁浮技术"超音速磁浮列车项目,取代了马斯克提出的“电能+真空管道+磁悬浮技术",并能实现异曲同工之妙的效果。不仅为氢能产业开辟了广阔的终端应用市场,还为铁路提速、节能减排,实现双碳战略提供了全球最先进的技术支持。这一发明专利技术是在全球首创利用航空技术实现高速铁路到超高速铁路从零到一的重大突破,使传统的磁悬浮列车另辟蹊径,如虎添翼,其技术原理100年不落后,为引领全世界高速铁路升级换代跨越发展开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并能消除列车的空气阻力和在隧道里的交变气动载荷,连环破解了这两大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同时又顺势而为,能把阻力转化为推力,起到一石三鸟的良好效果,比传统的高铁节省能耗90%左右。有望将北京到上海的旅途时间缩短至30分钟左右。这项技术不仅改变人们对空气动力学传统的认知理念,还将对地球村和同城化及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航空技术专家、首席科学家崔新生的“超音速超导每小时3000公里超级磁悬浮高铁)
绿氢(诸城)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运勇就“氢进万家”实践路径发表演讲。他详细介绍了公司在绿氢制备、储运、加注等环节的技术创新,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情况。李运勇表示,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氢能正在从工业领域向民用领域拓展,未来5-10年将迎来氢能民用化的爆发期。他还分享了公司在社区氢能综合利用方面的探索实践,包括氢能热电联供、氢能备用电源等创新应用。
(绿氢(诸城)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运勇分享)
福瑞莱环保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昭博士带来了《AI+合成微生物组技术在水处理的应用对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主题演讲。王博士介绍了他带领的科研团队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合成微生物组,提高新能源领域高毒污水处理的生化效率,大幅降低处理成本。这项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多个产业的污水的高效净化,还能在增加生物能源发酵过程中产率,如产生更多的沼气等可再生能源,为新能源开发提供了新思路。王博士还分享了该技术在工业园区废水处理中的成功案例,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性。
福瑞莱环保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昭博士《AI+合成微生物组技术在水处理的应用对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主题演讲
国家电力设备管理协会碳中和碳排放专委会碳金融中心主任尹生德博士从金融创新角度,深入解读了“能碳云与能碳银行”的创新模式。他提出,要通过数字化技术将碳排放权资产化、金融化,建立碳资产定价和交易机制,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绿色低碳领域。尹博士还介绍了碳金融中心在碳资产认证、碳信用评估、碳交易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进展,以及推动碳金融产品创新的具体计划。
(国家电力设备管理协会碳中和碳排放专委会碳金融中心主任尹生德博士)
在会后交流中,友创汇能科技有限公司李卓璟、福瑞莱环保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李云峰等嘉宾,就“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路径”展开了深入讨论。嘉宾们认为,要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技术创新,突破电池、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充电、换电、加氢网络建设;需要创新商业模式,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等产业深度融合。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还促成了多项合作意向的达成。与会企业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加强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力量。